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電腦與行動裝置技術雜談

今天我想簡單聊聊最近所知道的一些技術,主要內容如下:

  • Firefox
  • Wayland
  • snap、flatpak、APT(Advanced Package Management)
  • 手機的養老心得  

 1.Firefox

   最近有點受不了Google在瀏覽器的壟斷地位,最近較為廣為人知的是Google宣佈禁用Manifest V2 ,改用Manifest V3 。究竟這會導致什麼事?讓我粗淺的道來。

  最明顯的一點是Google不允許擴充套件運行未審核的動態程式碼,據個例子,廣告攔截器為了能有效的攔截廣告,因此會時常更新其過濾規則,其中做法是修改擴充套件的程式碼,例如添加過濾規則。Google說這是為了增加安全性,如同蘋果有嚴格規範動態程式碼的執行(有名的是微信的小程序),但實際上不全然,因為Manifest V3還有限制擴充套件截取與修改網頁內容,關於這些細節,AdGuard有專門寫很多篇blog去探討這個問題,我這裡就簡單闡述。

  我想表達什麼?我是因為個Google 改用Manifest V3使得更加鞏固其廣告利益而感到不滿,其實我是支持網站插入一些廣告,除非像我目前一樣,不靠網頁吃飯(我只是單純在這裡發表心得)。我之所以安裝廣告攔截器是因為現在很多網頁的廣告嚴重影響瀏覽體驗,像是手機上全螢幕廣告,且超容易誤觸,我是建議使用廣告攔截器可以打開「允許非入侵性的的廣告」是最佳的平衡。簡言之,我的其中之一的使用Firefox的原因是Google的Manifest V3政策。

  還有一個原因是隱私,我允許我為了使用方便而付出我的隱私給公司,但我希望我的隱私付出是流通的,而Firefox近乎完美做到,設定有超多的隱私設定,可以好好鑽研。另一個原因是,Firefox可以安裝擴充套件,最推薦安裝的是 Imersive Translate,我以前不大愛用Firefox是因為沒有方便的網頁翻譯,安裝這個擴充套件可以增加網頁的瀏覽體驗(經過高中瘋狂的訓練(三年內有意識地背了近6000個單字),看英文網頁已經不是什麼困難),當然,你可以安裝廣告攔截擴充套件。

  這裡我想夾帶一些乾貨,就是使用手機版Firefox時推薦使用AdGuard作為廣告攔截器,而電腦版毋庸置疑是Ublock Orgin,因為手機版除了AdGuard,其他擴充套件效果都有點差。

  不過Firefox還是有一些缺點,這裡就手機版來說明(電腦版Linux下,FireFox如同神的一般存在)。首先是輕微卡頓,當Firefox開較多分頁時,會有肉眼可見的卡頓,會在一這部分的人要留意;其次是網頁排版,這算是Firefox的通病,但也不是Firefox的鍋,因為Firefox用的是Gecko引擎,而Chromium使用Blink引擎,且多數網頁不針對Gecko引擎開發,所以網頁會有些微或是嚴重跑版,這裡要留意。如果你會很介意這些問題但又想保護隱私、擋廣告且不會介意無法安裝擴充套間的話,手機版可以考慮Brave Broswer。

 2.Wayland

  近幾年在Linux桌面上最廣為人知的是Wayland顯示協議,主要是Xorg顯示協議(基本上)已經沒有在進行維護了,且開始有愈來愈多的發行版開始不支持Xorg,所以切換到Wayland是勢在必行。這裡我想現說為何有的發行版開始不支持Xorg,接著說說我對於Wayland的使用心得與看法。

  為何放棄Wayland?主要有幾個原因,但是知道其歷史脈絡就會發現這只是一個技術的迭代,而現在是在經歷其陣痛期,且似乎過去了一段(或是一波大的陣痛期),而我會簡單說說理由。首先是延遲,因為Xorg在使用者發出信號到輸出一張畫面會經過較多的程序,主要和早期Unix有關,因為當時是一臺電腦對多個使用者,所以而採取這類機制(統一處理訊號與輸出畫面),但現在是單一使用者為主的時代,需求不同(像是多螢幕會統一輸出一大張畫面再裁切);其次是維護,因為看得懂Xorg程式碼的人不多了且一些特性也不大能更動,基於種種原因,故放棄了Xorg改用Wayland。

  為何發行版開始不支持Xorg?以Ubuntu為例。這要說Linux桌面界的老大哥GNOME,背後有企業贊助(例如RedHat、Conanical等),其對於Wayland的支持度最為不錯,且GNOME宣佈GNOME 49要屏蔽與閹割Xorg相關的調用,且GNOME 50要完全移除對於Xorg的支持,這讓很多采用GNOME桌面的發行版不得不開始著手不支持Xorg,而Ubuntu正是一個例子。當然,少開發一個過時的協議也是可以降低開發成本。

   我要來說說我對於Wayland的使用心得。我要先感謝Chromium開始完善起支持Wayland的任務,因為一些使用需求,我偶爾要用Chromium,在今年5月份,我終於體驗到較為成熟的Wayland支援,至少我打中文比較沒有問題了;其次是順暢度,Wayland的動畫比較流暢,至少不卡頓。來說說缺點,我覺得最主要的缺點是GNOME上的Wayland不支持無級調整縮放比例,這主要是GNOME的鍋,但還是提一下。目前要體驗較為完美的Wayland,我推薦GNOME,因為我用過KDE Plasma的Wayland,穩定度還差點意思。

3. snap、flatpak、APT(Advanced Package Tools) 

  現在,我想聊聊Linux的套間管理器。這其實各個不同分支發行版的特色,我主要粗淺聊聊Debian分支的。

  APT。這是Debian內建的原生套間管理器,主要特點是啟動速度快且軟體有完整的權限。像是我有在使用的BleachBit,flatpa版不好用,是因為flatpak版的BleachBit沒有root權限,無法深度清理我的系統(當然,要小心使用),因此我使用APT版。還有一個特點是啟動速度快,比flatpak與snap快,這是當然的,因為程式是直接執行。我目前有遇到一些缺點,主要就兩個,一是以來問題,有些程式的依賴不符合要求,導致無法安裝,像是BleachBit的新版本就因為依賴問題而無法安裝最新的版本在我的電腦上,其次是解除安裝,我的APT版的LibreOffice時常無法乾淨的移除,使得我花了不少時間手動清除(最討厭的是沒有把軟體的啟動路徑刪除,使得我的程式區有已經解除安裝且打不開的程式捷徑)。

  flatpak。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套件管理器,啟動速度較snap快了不少且遵守XDG規範,是很理想的安裝格式,缺點是權限,我目前沒有找到方便的權限管理方式,且對於一些需要root權限的程式來說有些麻煩。我目前遇到的問題是flatpak版的瀏覽器無法直接設為預設瀏覽器。

  snap。我覺得是APT和flatpak之下較為權衡的選擇,既有相對較高的權限且較無依賴問題。但是有幾個缺點,第一個是攔截APT,我用Ubuntu時會攔截我的APT安裝,強制改用snap,我不大喜歡這種決定,因為我選擇安裝方式都是有我的理由,操作系統不應該干涉我的選擇;其次是啟動速度很慢,慢了不少,期待日後可以得到修正。 

4. 手機的養老心得

  我目前是使用Redmi Note 11 Pro 5G臺版手機,因為我完全不玩手遊,所以這支手機的處理器(Snapdragon 695)性能足夠我用,但是隨著軟體的肥大,根據安迪-比爾定律可以得知,手機永久了會卡是正常的。以前有試過清理快取、記憶體之類的,事後知道原理後就知道這些方式在如今來說完全沒用。那麼,有什麼方式增加手機使用期限。既然知道安迪-比爾定律,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安裝舊版本軟體,目前感知最大的是我安裝13.0.0版的Line,軟體的啟動速度、耗電、從點擊通知到進入聊天室較15.0之後的版本而言有非常大的飛躍!所以我目前除了瀏覽器與開源軟體,我都改用舊版的軟體,只要不構成使用上的不便即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