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繼上次寫了「我的筆電的電源策略調整——TLP」,過了一陣子我阿姨買了一臺新的筆電作為我升大學的禮物。又很巧的,我之前的舊筆電是AMD平臺,這次的新筆電是Intel平臺,加上有全新的大小核設計與新驅動的的管理策略(如第六代以後的EPP、P核最大負載限制)。我打算簡單分享我的新筆電並分享一些我推薦的TLP設定(針對Linux)。
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我的Disto-hopping之旅
我記得之期我有發過兩篇類似的文章,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我的distro-hopping似乎也快要進入了尾聲,也剛好再半個多月就要開學了,我似乎也要開始著手把之前要累積的一點點題材給講完。那你,準備好了嗎?
有看過前面兩篇文章的應該知道我的電腦硬體是什麼了,對吧?我簡單提一下,就是雙A平台,這點很重要,等下就知道了。我今天會簡單地聊聊我的使用之旅,並作出我主觀的發行版推薦,這就給大家做個參考,好不。我用過:Ubuntu(16.04、24.04、24.10、25.04)、 Debian(13、testing、sid)、Manjaro、Fedora。
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GNOME是如何把我踢到KDE桌面
序:我之前刷B站時,看到飛蚊話的一部影片「《微软如何把我踢给Linux——一个老电脑迷的自述》」這是一名早期的Microsoft用戶的自述(那時還沒有Windows,那時是有MS-DOS,這裡追求嚴謹,故稱作「Microsoft用戶」),我剛好也遇見一些事情也進行了切換,今天就來分享一下。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我的筆電的電源策略調整——TLP
序:經過半年以上的使用Ubuntu,我發現不管是GNOME還是KDE Plasma,這些桌面環境提供的電源控制選項往往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想要精準的調整電源策略,這時就可以考慮使用Terminal(終端機)來進行調整。得益於Linux的萬物皆文件,我們可以調整/etc目錄來達到我們要求的效果,放膽去試吧。而我為何會想調整我的電源策略?因為我是使用筆電,我希望我的筆點可以在接電的時候滿血釋放,離電的時候可以兼顧效能與省電。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Debian + KDE Plasma 安裝教程於我的KDE桌面美化
序:為何是Debian + KDE Plasma
之前我安裝的是Debian + GNOME桌面,我覺得GNOME桌面還不錯用,而這次使我切換到不同桌面的理由不是GNOME的問題(我目前的雙系統還是有保留Ubuntu GNOME桌面),那麼究竟是什麼理由使我換了桌面並且有機會做了一篇教學文?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我的Ubuntu的Gnome桌面美化
為何我會想做這個題目?因為我適應了Gnome後,開始尋求美化。至於Gnome桌面的用法與精神,可以自行Google一下,這裡不贅述。可以參考ivon(ivonblog.com)的文章:Linux GNOME桌面使用心法,理解設計哲學與操作邏輯,裡頭有詳細描述,我主要是分享我的美化工具與方式。
先說我的想法,在不破壞 Gnome桌面精神為前提,加入一些MacOS的元素,主要有一些理由。首先,我都用Linux了,就別想去用Windows了,弄的像Windows,到不如用Windows,對不對?(當然,KDE不算,因為我認為它並不是要弄的像Windows,而是等待你去改變界面。)其次,我覺得MacOS的一些設計不得不說蠻靈動的,且有些實際,待我一一說明。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Linux發行版使用心得
- 安裝Ubuntu 24.04 LTS版:一開始我是下載Ubuntu 24.04,玩雙系統,使用Ubuntu的雙系統設定(不用手動掛載efi分區),而Ubuntu的雙系統設定是把Ubuntu的boot掛載在Windows的efi分區,也因為如此,導致我刪除Ubuntu後不好把UEFI的開機順位清乾淨,我弄壞了我的Windows啟動引導。